极飞科技也成为全国第九家经民航局批准的云服务提供商。
国内已经诞生了8家云系统,AirMap也来了。
基于网络测控的无人机大数据服务,中国首家。
2018年第一季度飞行时间为67386.69445小时,比2017年第四季度增长了7269.42224小时。
3月2日,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出了第6封无人机云系统试运行的批准信。
《无人机围栏》、《无人机云系统接口数据规范》正式发布,标准将于12月1日开始实施。
本次座谈会就智能无人机行业应用及发展前景进行热烈的探讨。
8月8日,记者从河南机场集团获悉,已经落户郑州的“低空空域民用无人机飞行管理动态大数据云系统”,将从技术上给无人机特别是“黑飞”(没有取得私人飞行驾照或者飞机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飞行)无人机“上套”。
该规范的制定,将有助于确保无人机系统与无人机云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数据监管与数据登记、服务之间,分享协同和私密交易之间的重重壁垒,显露行业整体对云系统的尴尬疲软态度。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国民航局印发的《轻小无人机运转规则》(试行)就明确规定某些类型的无人机应当接入无人机云体系。
考虑到无人机云数据的安全性,运营公司走纯商业化的道路“可能性不大”,以政府补贴的形式运行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无人机安装云系统正在测试之中,将来将强制应用于生产和使用过程。